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35章 《悬崖之上》的问题 (第2/3页)
再者就是甄别他们两个人的身份,如果他们两个是特务的话,他们一定会去营救小兰。 毕竟他们可以对此换取楚良等人的信任,又能够多控制一个人。 对于特务来说,这个好处显然是非常不错的。 再加上,楚良还是留了一手,他从始至终都没有提及张宪臣的存在,就是为了让观众明白楚良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韩素认可老谋子的说法,但是他说,“您说的这些,都是我们这些设计者才知道的细节,大部分观众不会想那么多。 看到这个情节后,本能的就会把楚良当成猪队友,并大骂特码一番。 同时也会降低观众的期待感,以为这部电影不过如此~” 老谋子的拧着眉头嘬着烟,能够看出他此时正在待机室,后面背景人来人往,声音很吵杂。 “你的意思是,应该把这一块表达清楚了,要么展现出楚良深思熟虑的一面;要么干脆就别暴露小兰?” 韩素摊开手,“这样也不错,反正张宪臣会把小兰救出来~” “可是楚良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恋人加同志陷入敌手,会什么都不做吗?” 韩素略一思考后说道,“这么想,他们都是经受过专业训练的,哪怕面对再悲痛的事实,也要以任务为先。 毕竟小兰的重要性远远大于楚良,她有过目不忘的能力,是密电员,只有她在,才能顺利的接到上级传递的信息。 在这种情况下,不暴露才是最重要的。” 老谋子想来想去,还是没能接受韩素的说法,“不不,楚良的想法,应该是担心小兰承受不住酷刑,不仅是不暴露!” 迟疑了一下,“另外,如果这个细节改掉,那么另一个张宪臣脱困后因看到马迭尔宾馆前的小乞丐而下车也得改。 对孩子的关心间接导致自己被捕,甚至最后的死亡,这是设计好的一条线,如果改了全都得推翻。” 韩素无奈道,“在观众的角度,地下工作者需要时刻保持冷静理智,必要时刻,他们甚至要与敌人一起用冷漠或狠毒的表情送走战友,全面伪装自己。 尤其是时长有限的电影,观众们来不及思考细节,就会下意识的把特工们设想的很完美。 他们不应该为儿女私情放弃任务,我敢保证,这是80%观众都会有的想法。” 老谋子眉头不展,“但他们也是人,心也应该是热的,是丈夫、是妻子、是父亲、是母亲…… 他们以命相博,为的是祖国早日走出黑暗,他们以命相守,为的是下一代人能够在黎明后生活,但这不代表他们不能有任何私情!” 他情绪有些激动,似乎把自己代入到张宪臣的身份中去,“观众会因为张宪臣为周乙赴死而泪目,会因楚良为王郁争取生机而感动,为何不能理解张宪臣看到孩子时的偶然失控呢? 在一开始,我们就设计了一个小情节,张宪臣与王郁约定——活着的人去找孩子。 这句话代表其中一方已经暴露被捕,他们首先把生命留给国家与人民,最后才留小家。 这是时代的悲剧,但他们没有一丝犹豫。 而张宪臣面对孩子时的短暂失控,恰巧衬托了谍战英雄的悲壮,他们奉献的不仅仅是生命,还有私人情感。 直到赴死前一刻,委托战友照顾孩子的私心,张宪臣都要极力的隐忍、克制,害怕给战友增加负担,更害怕私情影响了大局。 楚良也是一样的,他有自己的考量,哪怕一定要出事,他也更希望小兰在自己眼皮子底下。” 韩素试图说服老谋子,可他先入为主了,想说服他很难。 两人一时无话,没多久,对方突然掉线,韩素还以为是老谋子挂的。 生气了?不至于吧?多大了还这么幼稚。 当然不是生气了,是正好有人找他有事,毕竟在剧组,他是老大,什么事都得由他做决定。 韩素叹了口气,希望老谋子好好考虑一下吧。 他的电影最后还得他做主,韩素顶多提点建议,采不采纳还得看老谋子的想法。 。。。 下班回家,刚进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