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节 (第3/3页)
高寿?” “已经六十八了。”曹皇后既然要举荐桓安,自然事先了解过他,因此对答如流。 “人生七十古来稀,实在难得。”桓衍道,“这样的老人,咱们皇家却不可薄待了。他如今仍是在皇陵么?不如宣进宫来,一者褒奖他多年忠心与苦心,二者,朕也想听听太-祖皇帝与高皇后的故事呢!” “陛下恩典,臣妾先替桓总管谢过了。”曹皇后笑着道。 …… 桓羿放下手里的酒杯,垂眸笑了笑。 他这位皇嫂真是个妙人。今晚这一番施为,真是叫桓羿大开眼界。 一切都发展得如此自然,若不是从甄凉那里先得了提醒,他恐怕一时也看不出,这一切竟都是皇后提前计划好的,目的就是为了在皇帝面前举荐桓安。 之前桓羿还在想,皇后既然应承了此事,为何拖着迟迟不向皇帝进言?如今看来,她胸中的丘壑,竟比自己想的更广。 若是直接当面举荐,以桓衍的秉性,只怕又要疑心这事背后是否有什么干系了。所以要想让他安心用桓安这个人,就只能让他自己动念把人召进宫来。 而这个计划进行得如此顺利,还说明曹皇后对桓衍的了解之深。 冯姑姑会担心桓安是太-祖皇帝身边的人,怕桓衍不肯用他。可是皇后却很清楚,正因为他的这个身份,桓衍才会选择他。 桓衍的皇位是从先帝手中继承来的,然而在先帝活着的时候,他却没有一天是被当成储君来培养的。 先是明德太子桓嘉,后是九皇子桓羿,他们每一个都比他更得先帝青睐。桓羿从来不是先帝眼中的继承人选,若不是阴差阳错、上苍开眼,现在也不会是他坐在这个位置上。 所以对于自己的父亲,桓衍心中其实并没有太多敬意。 然而国朝以孝治天下,这个“孝”字压在所有百姓和官员的头顶,也同样压在了他桓衍的头顶。他不但不能表现出任何不敬,还要处处维护先帝的种种施政方针。 即使对方已经死了,对他,对朝堂的影响依旧无处不在。 这种掣肘,桓衍如何能忍?他努力了三年,但仅靠自己,想要消除这种影响,并不容易。这个时候,向外借用另一个人的名义,就是个更好的选择了。 毫无疑问,太-祖皇帝是最好的人选。 先帝的皇位是从他那里继承来的,却不是历代认可的子承父业,而是相当微妙的兄终弟及。只不过先帝势大,登基之后大肆推翻太-祖所遗留的的种种政策,根本没让他影响到自己。所以现在,桓衍要摒除先帝的影响,最好的口号,自然是恢复太-祖时的旧制。 这样一来,桓安身为太-祖皇帝当年最信任的内宦,自然而然就会成为桓衍手中最好用的盾牌。 皇后把这面盾牌送到他面前,还怕他不用吗? 可笑桓衍从始至终都没有意识到皇后在这件事里扮演的角色,以后恐怕也堪不破。 能把事情办得这么漂亮,若论起智计和设想周全,在桓羿看来,曹皇后恐怕比桓衍这个皇帝还要出色些。可惜生为女子,也只能在后宫这些繁琐之事里转圈,不得施展。 他的思绪在此处微微一顿,不由想到了甄凉身上。 她的聪慧与才能不会比曹皇后差,而她的未来,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第023章 冬至宴席 众人正纷纷凑趣,夸赞桓衍仁慈时,之前得令去颁赏的何荣终于回来了。 御前大总管有“内相”之称,这种小事自然不需要他亲自跑一趟,只不过桓衍自从登基以来,跟朝臣的关系一向微妙,除了年节一应份例之外,很少单独给重臣颁赏。这算起来还是头一回,他不放心,只能亲自去盯着,耽搁的时间便久了一些。 何荣也是个人精,他一走进设宴的大厅,就意识到投注在自己身上的视线有些过多了。 他身为内相,自然是走到哪里都有人瞩目的,但是今日这些视线,却与往常十分不同。何荣暗暗皱眉,将此事记在心上,面上却半点不显,走到桓衍身边复了命。 桓羿见状,嘴角不由弯了弯。 这也是曹皇后玲珑心窍的一部分,何荣若在,提出桓安的事说不定就有变数。如今事情已成定局,桓衍金口玉言说出的话,就是何荣有别的想法,也无力回天了。 桓安若是个聪明人,必然会抓住这个机会留下。往后,这宫中就要热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