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99章 这个人不是凶手(一更) (第1/2页)
第二天一早,不到六点,赵东的电话就打了进来。 说是有了排查的结果。 虽然时间很早,但相对于之前整夜整夜的转轴转,已经好多了。 三人收拾完毕便去了赵东说的地点,张家村。 据昨日阳县刑侦处的警员排查,张家村里,就必四家符合情况。 原来早年间,因为阳县的经济发展跟不上,很多年轻的女人都背井离乡,去了京都,村里剩下的多是男人。 刚开始,婚配情况还能合理些,到了后来,越来越多的男人找不到老婆,又不愿意离开这片土地。 再后来,过了几年,煤矿业发展了起来,很多人也挣到钱。 于是便滋生了一个特殊的行业。 买卖婚姻。 不过这种买卖婚姻更多的是跨国的,因为本国经济发展太快,老百姓的意识也逐渐随之改变。 再加上男女比例失调,本国不足以满足的,有些人贩子,只能把目光放到了周边比较贫困的国家。 越国和挝国相对贫穷落后一些,所以滋生了跨国新娘这个新兴的行业。 昨天沈廷玉回来之后,说出了自己的疑惑,因为越国人和中国人虽说同属于亚洲人种,但在一些细微的地方,还是存在差异的。 比如肤色,鼻型,脸廓,身材,发型。 已经白骨化的尸体上,无法再去比较肤色,鼻型。 不过从脸廓身材,还有头发上,还是可以看出区别来的。 越国人的颧骨突出,身材较矮小,头发多为卷曲。 而昨天子墓室里的那个女人的尸体,颧骨异常突出,身材矮小,头发呈现一种自然的卷曲状。 再加上张家村近年来的境况,不难判断出这极有可能是一桩跨国婚姻。 而凉婵今天等的就是数据库的比对。 如果确定了那两名死者与国人血统不同,那么她的猜想就已经对了一半。 而且基本的侦查方向就能定下来了。 情杀! 三人在路上随便吃了一个面包,就去张家村了。 凉婵开车把沈廷玉送到了昨天的墓地。 今天她还有一些更细微的检查要做。 她则带着吴灏天去和赵东汇合。 清晨还不到七点,整个张家村还在沉睡中。 雾气将整个村庄笼罩着,看上去宁静而祥和。 这里的环境要比凉婵想像的更好,村里的大部分人都盖上了两层的小楼。 据说是因为张家村挖煤过量,致使地下出现了塌方,后来统一搬迁到了现在的地点。 凉婵一下车,便看见赵东蹲在马路牙子上,手里拿着一个面包,毫无形象的吃着。 他身后的几个年轻的探员学着他的样子,蹲在他身边,每个人的耳朵上都别着烟,地上掉落了一堆的烟头。 他们一人手里拿着一个面包,吃的欢。 凉婵回头,看了一眼后车坐上还有几瓶没拆封的水,指了指,给吴灏天说,“给赵队他们拿过去吧。” 吴灏天拎着就送了过去。 赵东吃完胡乱的抹了一下嘴就走了过来。 把昨天连夜排查的情况给她说了一遍。 “昨天我们查了一下,张家村符合情况的一共有三家,分别是前面第三排第一家张二柱家,他在十年前娶过一个媳妇,也可以说是买的,越国人,在这里过了五